行政訴訟案件中何種情況下法院可停止具體行政行為執行?
l、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2、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
3、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相關閱讀:
不服哪類行政行為可提起行政訴訟
不服哪類行政行為可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行為是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國家行政機關和經法定授權的社會組織行使國家行政權利而實施的對外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 對下列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1、行政處罰行為。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更多]
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要提起行政訴訟,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 認為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訴。 不能對抽象的行政為提出起訴。 注: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針對具體個人(或單位等)作出的行政行為(處罰 決定、拘留……[更多]
訴訟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訴訟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第四十四條 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更多]
行政訴訟第一審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行政訴訟第一審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當事人的起訴之后,就要開始對引起糾紛的行政案件進行審理了。首先進行的,是對該案件進行一審。行政案件的第一審程序是指一審法院對行政案件進行審理應適用的程序,包括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合議庭評議……[更多]